刘月华院长作题为《从全身健康及颅颌面发育看早期矫治策略》的报告, 详细讲述了颅颌面发育畸形作为口腔颌面部第三大疾病,人群患病率高达 80%,极度影响颜面美观及口颌功能。
“学科周”是复旦大学本学年“文化校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充分的发挥学科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以“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中的复旦口腔医学”为主题的口腔医学学科周是复旦大学29场“学科周”活动中的第二场。9月11日至9月17日,口腔医学院将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展示复旦口腔医学学科风采。
9月12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口腔医学学科周同名主题活动,在邯郸校区光华楼袁天凡演讲厅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科学院王松灵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朱同玉副院长、上海申康发展中心赵蓉副主任、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陈玉刚部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范志朋副院长。
刘月华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口腔医学院成立不到两年,作为复旦大学最年轻的二级学院,经复旦大学授权、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管理下,全面负责口腔医学人才教育培训和一级学科建设。在复旦大学、市卫健委和申康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医学院聚力建设“第一个复旦”,着力完善创新型卓越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夯实口腔健康管理,在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医学院将逐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以正畸学科引领儿童、牙周、修复和种植学科群的发展,大力推进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病科等主干学科的发展,推动优势学科口腔预防学强化交叉、搭建队列,加强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聚焦青年人才,为他们建立新的赛道。
我们将全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新院,聚力提升医疗服务及保障能力,助力构建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希望能通过学科周活动,和大家一起领略口腔医学的创新前沿与学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口腔医学的兴趣及创新研究的思路,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打造师生们喜爱的口腔嘉年华。
朱同玉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成立于2021年12月7号,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管理下,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学院,依托上海市口腔医院建设。口腔医学院至今未满“两周岁”,是复旦大学最年轻的二级院系。
两年来,口腔医学院积极完善组织架构,广纳贤才,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齐头并进,开局即冲峰,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连续获批临床口腔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多位教师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比赛的奖项,多位学生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集体和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作为复旦大学29场学科周活动的第二场,口腔医学院将举行高端学术报告、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上海市口腔科普比赛和口腔医学学科成就展等一系列活动,欢迎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
希望口腔医学院的师生们秉承“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中的复旦口腔医学”这一主题,上下同心,踔厉奋发,广大教师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广大同学秉持胸怀天下、勤学笃行的卓越之志,通学理亦怀有趣心。
刘月华院长与范志朋副院长签约院士首席科学家团队,王松灵院士、朱同玉副院长、赵蓉副主任作为见证人陪同。
王松灵院士、朱同玉副院长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正畸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口腔正畸学揭牌。赵蓉副主任、刘月华院长为上海市级医院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和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口腔预防医学揭牌。
与会领导和嘉宾移步光华楼二楼志和堂,参观复旦口腔医学学科风采展。学科展介绍了口腔医学院的肇始、架构和特色,以及在学科、教学、科研、公益、对外交流等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在学术报告环节,复旦口腔本科生、研究生都来到现场聆听大咖授课,学术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王艳副书记主持。
王松灵院士作题为《牙颌发育过程以及再生过程的机制研究》的报告,讲述了团队创建的小型猪牙发育研究平台、“组织内应力调控牙齿替换”学说以及“生物牙根再生”新理念。此外还向青年学生及医生传递了“针对临床上没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问题来自临床,研究成果也要回归到临床中去”的理念,并对于“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寄予厚望。
刘月华院长作题为《从全身健康及颅颌面发育看早期矫治策略》的报告, 详细讲述了颅颌面发育畸形作为口腔颌面部第三大疾病,人群患病率高达 80%,极度影响颜面美观及口颌功能。其中,儿童青少年严重颅颌面畸形是近年来口腔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点及难点。为解决此类问题,基于颅颌面发育理念,刘月华院长展示了其团队针对颅颌面发育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开展的一系列流行病学、基础及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发育管理和气道扩展以及个性化多学科诊疗以创新多学科诊疗策略。